「投資最重要的事」是知名基金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創辦人兼董事長Howard Marks的著作,集結了他投資生涯超過50年的精華。
就連Warren Buffett都說,當他收到Howard Marks的信件時會馬上打開來看(Howard Marks時常會發備忘錄給投資者),更表明了這本是他看過兩次的書。
經過了兩年的牛市,再過一季就要進入明年,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思考,到底應該要暫時撤離市場,等待下跌後再進場,還是多頭的行情會繼續展望下去。
我認為這時候來讀這本書是很好的時間點,作者透過20個章節告訴大家我們應該要如何面對未知的市場,底下小山姆也整理出四個重點,讓大家思考並做出更加的決定。
學習第二層思考
第二層思考是Howard Marks提出最有名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多想一點。
第一層思考是眼睛看到什麼,就認定是什麼,第二層思考則會針對看到的去思考別人會怎麼想,並得出結論,書中舉以下的例子來說明:
第一層思考會說:「這是一家好公司,就買這支股票吧!」
第二層思考則會說:「這是一家好公司,但每個人都認為這家公司很好,所以這不是好公司。這支股票的股價被高估,市價過高,所以賣出!」
第一層思考會說:「從前景來看,經濟成長低迷、通貨膨脹上揚,該賣出持股!」
第二層思考則會說:「經濟前景糟糕透頂,但每個人都因為恐慌拋售股票,應該買進!」
如果我們都做這和別人相同的事,也就是都只透過第一層思考,那就不該幻想自己能有更好的表現。
當你願意做出改變,做著和其他的不一樣的事情時,才能獲得不一樣的結果,這不一樣的結果可能是更好,或是更壞,這之間的差異取決於你的判斷力。
其實這個概念不只運用在投資上,人生也是一樣,如果你想要獲得不一樣的人生,像是時間自由、收入更高,你就必須做出改變,可能是挑戰業務工作或是自行創業…等。
高風險帶來高報酬這句話是錯的
「風險」的概念其實非常難以體會,暴露在高風險底下,其實你是沒有感覺的,唯有事情發生的當下你才會感到措手不及且難以挽回。
如果你不了解風險,那你就會認為承擔高風險就是想要賺到高報酬,處在現在的多頭市場裡,更像是上段所說,你感覺不到風險,因此不斷地加上槓桿,或是投資你其實不了解的商品,只因為身邊的人說這個可以投資。
當承擔這樣風險卻沒有得到報酬,也就是市場下跌進入空頭時,你才會想起風險到底是什麼。
作者在書中展示了兩張圖,分別是
大家誤以為的風險和報酬之間的關係,我要勇於追求風險,因為可以獲得高報酬。
風險和報酬之間正確的關係,追求高風險,也可能帶來大幅的虧損。
帶著「我不知道」的態度投資
投資和人生一樣,很少有事情是確定的,但人類又害怕不確定性,因此積極的要找到證明自己可以預測未來的方式,這是非常危險的事。
當有人很有自信地告訴你未來會怎麼發展,那通常都是錯的。
如果用「我不知道」的方式來面對投資時,你會將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視為機率,並且思考應該要如何去佈局你的投資資產規劃。
同時採取防守型的投資策略,不在多頭行情時追求過高的報酬,而是要想辦法當行情變成空頭時,可以比別人虧損的更少。
比別人虧損的更少是作者一直很堅持的策略,當虧損10%時,要回到原點必須上漲11.11%,而非10%。
當真正的空頭來臨時,大盤指數下跌40%是可能發生的事,這時候要回到原點,必須上漲66.66%,若你能讓自己只下跌20%,漲回原點需要25%,這之間就差了接近40%,而不是20%。
鐘擺不會停在高點,資本市場也不可能停在極端
鐘擺效應是心理學的名詞,描述人類的情緒會在兩個極端之間擺盪,作者將它拿來描述投資市場中投資人的心態。
投資市場也會在貪婪與恐懼間擺盪、在樂觀與悲觀看待事物間擺盪、在相信與不相信即將到來的發展間擺盪、在輕信與多疑間擺盪、在風險容忍與風險趨避間擺盪。
這和巴菲特的名言「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是同樣的意思。
當市場的行情非常火熱,你願意暫時賣出一些資產,少賺一些錢,並等待可能的崩盤嗎?
而當市場跌到深部見底,每個人對於未來都非常悲觀,認為可能要進入長時間的蕭條時,你會勇敢的投入資金到市場嗎?
Howard Marks想告訴大家,這世界以及資本市場也如同鐘擺,不可能會停當在最極端的兩側,你可以透過分析和研究,了解目前鐘擺的位置,反向投資是需要勇氣與正確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