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掌握不變的法則讓投資更加優雅

「一如既往」的作者Morgan Housel是小山姆非常喜歡的作者,可能是長年在財經部落格The Motley Fool寫作的關係,培養出非常好閱讀的寫作技巧。

他的上一本暢銷書「致富心態」也是我認為投資理財必讀的一本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而本書Morgan Housel延續他一貫的寫作風格,將他想傳達的23個智慧分成23篇短文,個篇短文都可以獨立閱讀。

就像書名「一如既往」,Morgan Housel在書中要告訴大家,在這個萬變的世界當中,有哪些事情是不會變的,我們雖然無法預測未來,但歷史總是會不停重複上演。

這本書的運用範圍非常廣,從人生的體驗到投資理財,都能從書中找到你要的解答。

以下小山姆就針對五篇來分享心得,並且更著重於投資理財領域方面。

太急往往會適得其反

第9章-太多、太急、太快

當我們發現一件有價值的投資時,第一件事通常不是問他的風險有多大,而是想知道有沒有方法可以加大規模,更快的賺到錢。

然而萬物都有他最適合的規模和速度,如果你嘗試要突破限制,往往會適得其反,這也是成語揠苗助長想表達的概念。

作者在書中舉了星巴克展店的例子,在2007年以前星巴克僅有1000間分店,但在短短一年間,當時的執行長Howard Schultz,積極的要拓展至1萬3000間,這相當於每4小時就建立一間門市。為了達成這項目標,他們不得不放棄某些引席為傲的特點,像是弱化了星巴克的服務。

2008年,星巴克關閉了600間門市,裁員1萬2000名員工,股價下跌73%。

每間大型的企業都有他適合拓展規模的速度,當超過了限制,雖然短期之間看起來營收會擴大,但同樣的也會造成破壞。

股票市場也是一樣,根據底下的圖表顯示,投資的最佳時長至少10年,但有多少人沒有這樣的耐心等待,選擇在股票市場中殺進殺出,投資時間愈短,運氣成份就愈高,最終發現忙了半天績效卻沒有抱著不動好。

美股十年報酬勝率
美股勝率

大災難都是從不會注意的小風險而來

第12章-微小而重要

我們總以為小事不會造成問題,所以掉以輕心,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災難,都是從小事物所疊加起來引起。

這又稱之為起司洞理論,每片起司上的孔洞就如同小事件,當你把起司片疊加起來後,正常情況下每片起司的孔洞不同,並無法直接穿越,但孔洞也有機會剛好連成一直線,用來比喻一連串小事件就能引起大災難。

起司洞理論
起司洞理論

在1929年時,沒有人想過會發生經濟大蕭條,如果你在當年告訴大家股市接下來會下跌90%,失業率高達25%,會被當成笑話看待。

2000年網路泡沫、2008-2009金融風暴、2020,2022肺炎+通膨,我們最好假設每十年就發生一次市場的崩潰,雖然這些破壞感覺機率很低,但我們卻不能忽略這樣的重大風險。

對未來保持樂觀

第17章-未來的奇蹟

對於能改變未來的新科技,大家的反應會依循以下的經典路徑發展。

  • 我從來沒聽過。
  • 我聽過,但是不了解。
  • 我了解,但是看不出來它有什麼用。
  • 我理解有錢人會覺得它很有趣,但我不這麼覺得。
  • 我會使用,不過它只是個玩具。
  • 它對我愈來愈有用。
  • 我隨時隨地都在使用它。
  • 我無法想像沒有它的生活。
  • 說真的,人沒有它能過活嗎?
  • 它實在太過強大,需要規範

這讓我想到有不少人對於特斯拉的看法仍是,鋰電池太危險了很容易爆炸、沒辦法相信自動駕駛,還是人開比較安全(就算是數據已經證實自動駕駛的出錯率比人為操縱還低)。

我們在看待新科技的時候,總是會抱持著悲觀的心態。

但綜觀過去發明的新科技,汽車、飛機、網路、智慧型手機,哪一項不是徹底的改變現代人的生活,但是在當時剛推出的時候大家也懷疑是否能運用在生活當中。

投資某部分代表了你看好未來世界會愈來愈好,公司營收愈來愈多、效率愈來愈高,這些都需要新科技的幫助。

現在剛好可以問一個問題,來確認自己的心態是否接受新科技:你相信AI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嗎?

最重要的其實最簡單

第22章-過度努力

人類很容易被複雜的概念吸引,但對於簡單但有效的事物卻不屑一顧。

作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 複雜給人一種掌控一切的安心感,而簡單卻和一無所知難以區分。
  2. 你不懂的事物會創造出懂這些事的人很神秘的氛圍。
  3. 長篇大論容易彰顯出努力和深思熟慮。
  4. 簡單的事物像輕鬆地散步,複雜的事物像心智馬拉松。

然而事實是,當你進入陌生領域時,通常只要把握重要的80%概念就可以表現很好,並不需要鑽牛角尖去研究太複雜的事情。

舉例來說:

理財領域你該把握的是:開銷低於收支、將差額存下來、開源比節流重要、定期定額指數型基金。

而不是:計算衍生性金融品的定價、權證的操作、期貨轉倉。

健康領域你該把握的是:睡足八小時、一周重訓4次以上、吃原型食物、少喝酒抽煙

而不是:快速瘦身方式、營養補充品、藥物、小訣竅。

行為取決於經驗

第23章-傷口會癒合,但疤痕一直都在

人類的行為,和他過往的經驗息息相關。

1985年-1990年初之間,台股從636點漲到12682點,足足漲了20倍,但在同一年1990年底,下跌80%只剩下2485點,直到30年後2019年才重新突破12682點。

如果當時曾參與過上漲和下跌的台灣人,很可能再也不敢碰股票,因為過去的經驗會讓他認為股票總有一天會泡沫破裂而回到原點。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多閱讀書籍,嘗試地打破過去的經驗,並接受新的知識,進而改變行動。

後記

人類非常討厭不確定性,可以從不斷地滑手機想要把握每一個資訊、新聞就能夠發現,但其實這些聲音很多都是雜訊,頻繁地吸收這些雜訊不僅會讓自己陷入焦慮,在投資領域中更會因為過度的交易導致報酬將低。

作者在最後提到,他在十年前就訂下目標,要多讀歷史並少看預測,當你讀愈多歷史,就對未來能夠安然自在,當你把重心放在那些亙古不變的事情上,就不會預測那些不確定的事情。

這也是我接下來想要努力的目標,過去因為讀書時期歷史課給我的不好印象,總讓我認為歷史是無趣的科目,但現在開始,我會開始閱讀更多歷史相關的書籍,並減少雜訊的輸入,讓自己能夠在投資路上更平穩更優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