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想告訴大家關於實支實付條款的細節,包含什麼是「間隔期」以及「理賠上限」,這兩項條款攸關到住院自費時能不能足額的請領到自費的理賠金,讀者可以多花點時間看仔細,那我們就直接開始吧!
什麼是醫療實支實付
醫療實支實付指的是根據「就醫自費支出的項目」理賠,但並非有自費就一定理賠,還是要看各間公司的商品條款細節而定,不過大方向來看有以下幾項可以申請理賠。
- 病房費用
- 住院醫療費用(醫師指示用藥、血液、掛號費及證明文件、來往醫院之救護車費、超過全民健康保險給付之住院醫療費用。例:止痛針、鋼釘、心臟支架等)
- 手術費用
實際舉例:
小明有一張實支實付保單,額度為病房費用1000元、住院醫療費用100000元。
範例一:
住自費病房3000元,共五天,醫療費用花50000元。
理賠金額計算:
住院病房:1000×5=5000(買1000,一天賠1000)、醫療費用:50000(買10萬,花5萬,賠5萬),共55000元。
範例二:
住自費病房4000元,共七天,醫療費用花150000元。
理賠金額計算:
住院病房:1000×7=7000(買1000,一天賠1000)、醫療費用:100000(買10萬,花15萬,賠10萬),共107000元。
什麼是間隔期,要注意什麼?
在理解實支實付是如何理賠後,接下來就要來談重要的間隔期,底下是金管會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示範條款第10條(預計2024年10月1日生效,但和先前的第9條是一樣的)。
條文提到如果因同一疾病或傷害,或因此引起之併發症,於出院後十四日內於同一醫院再次住院時,其各種保險金給付合計額,視為一次住院辦理。
實際舉例:
小明有一張實支實付保單,額度為住院醫療費用10萬元。
範例一:
7/1因疾病住台大醫院,花費5萬,7/3出院。7/7又因為該疾病的併發症再次住台大醫院,花費7萬,並於7/9出院。
理賠金額計算:
為同一疾病所引發之併發症,且出院不滿14日又住院,額度需合併計算,買10萬,花12萬,賠10萬。
範例二:
7/1因疾病住台大醫院,花費5萬,7/3出院。8/1又因為該疾病再次住台大醫院,花費7萬,並於8/3出院。
理賠金額計算:
為同一疾病住院,但出院已超過14日,額度需重新計算,買10萬,花12萬,賠12萬。
條文裡面有三個重點:
- 因同一疾病或傷害,或因此引起之併發症。
- 出院後十四日內。
- 同一醫院再次住院。
以上三個重點若同時滿足,實支實付的額度就要合併計算。
然而其中有幾個細節可以再延伸討論,首先是出院十四日內,這裡的條文是示範條文,並不代表所有的商品條款都是十四日,因此在投保時需要和業務確認此項。
第二點則是同一醫院再次住院,通常我們只要選擇到一間醫院住院就醫後,基本上也不會再換醫院,畢竟幫你治療的醫師可能有經過一連串的診斷、檢測等,對你的病況也是最了解的,但如果因為醫藥費實在無法負擔,更換醫院後就可以不滿足這個條件重新計算額度。但一樣的,這只是示範條文,如果商品上寫的是「再次住院」而不是「同一醫院再次住院」那換到哪間醫院都一樣滿足第三點,需合併計算額度。
理賠上限
除了間隔期之外,理賠上限也是很重要的細節,理賠上限通常指的是「一年度可以申請理賠的上限」,這比較出現在近幾年的新商品中,指的是一個保單年度內最多只能夠申請多少理賠金,明年再重新計算一次。
實際範例:
小明2023年1月1日投保一張實支實付保單,額度為住院醫療費用10萬元,一年度理賠上限為50萬。
小明在2023年總共住院了10次,每次住院間隔都有超過14天,且每次花費都8萬元,共花費80萬。
理賠金額計算:
因80萬的花費超過一年度的理賠上限50萬,因此最多只會理賠50萬,後續治療的30萬則不理賠。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實支實付裡的條款細節,大家可以翻開手邊的實支實付,確認「間隔期」以及「理賠上限」的條款,尚未投保過實支實付的讀者,在未來投保時也請多注意以上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