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保險規劃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要買什麼保險呢?

在<從你最害怕發生的事情來規劃保險>中提到規劃保險的第一個面向是預算,以剛出社會每個月領3.5萬的年輕人來說,薪水10-15%規劃保障是差不多的額度,那到底應該規劃什麼樣的內容呢?

今天小山姆將從5個方向來提供讀者要買什麼保險的想法。

定期醫療險為主、終身醫療險為輔

定期險、終身險永遠是保險業內爭論不休的問題,討論哪一個險種比較好並不在這篇的範圍之內。

小山姆之所以會下這樣的標題是因爲年輕人的預算有限,且存款也不多,若因為住院又需要從自己的存款支出,不只會有超支的可能,也會讓累積財富的投資預算遭到侵蝕。

以目前自費單人病房費用多落在3500~5000元,還不包含若照顧者的支出、請假是否扣薪等其餘支出項目,勢必要透過定期險來將額度提高。

實支實付

在<雙實支實付走入歷史後,用三個面向來規劃保障>中我們提過常見的自費高額項目,少則3萬多則30萬不等,每一項的支出可能都是每月薪水的幾倍支出。

當然有些項目健保會補助給付,但透過實支實付的保障,我們就更有選擇醫療品質的能力,而不是醫療來選擇我們。

無規劃保障
有規劃保障

一次金理賠

一次金理賠是高槓桿的工具,當我們在遇到重大傷病或是癌症等需要長期且所費不貲的疾病時,我們會不自覺得煩惱到金錢的問題,像是癌症的化療、標靶藥物一年價格就落在50~300萬不等。

不只是自己的工作可能中斷、存款還不多之外,父母可能也正在準備要退休的階段,若發生這樣的情形,父母是否需要延後退休,或是拿出退休金來治療自己。

這時候一次金理賠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少了金錢的煩惱,也能更專心、內心更堅強的對抗病魔。

未完成的夢想,一次金也能夠幫助你完成這件事。

意外險

意外險也同樣是屬於高槓桿的工具,出社會的年輕人通常是以摩托車代步,比起汽車有金屬防護,機車事故通常更加嚴重。

根據交通部的資料顯示,台灣112年共發生近42萬件機車事故、並有41.5萬人死傷,相當於每天1150件、每分鐘0.8件。

交通部112年全國機車事故資料

而意外除了身故最嚴重之外,也可能造成失能,意外失能是以失能等級來做判斷,常見失能類型可以參考下表。

我們可以發現,在四肢的部分並非要缺失才會造成失能,只要失去機能,也有可能有失能給付。

失能等級表(部分)

第三人責任險、超額責任險

最後一項是屬於產險中的第三人責任險、超額責任險,這兩項是用來當車禍發生時,賠給對方使用的。

我想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類似的新聞,像是撞到法拉利超跑,維修費用預計XXX萬。

新聞來源:CTWANT

我知道大家心裡第一個想法應該都是完蛋了,這怎麼賠得起,又或是好險,這不是發生在我身上。

雖然車禍雙方都平安是非常好的事,但如果撞到的是超跑,那比起受傷可能更感到不知所措。

而第三人責任險和超額責任險就是在這時候啟動,在投保額度範圍內人損、財損由保險公司吸收,有了這兩項保險,在路上騎車、開車壓力瞬間少了許多。

以上這五項就是小山姆建議預算有限的年輕人可以思考的方向,將生活中的風險轉嫁出去後,更能夠放心的體驗這個人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