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險和終身險哪一個比較好,一直以來都是保險業爭執最大的問題之一,在小山姆的觀點裡,這兩項都有各自適合的客群,我更習慣透過討論的方式,讓客戶自己決定他喜歡的方案,若客戶決定要在保障中規劃較多的定期險,那我一定會提醒他今天文章的內容,如果少做了這件事,在年老的時候反而會面臨保費繳不出來、保障結束、身上又沒有存款的狀態。
定期險的特性
定期險和終身險的差異,小山姆喜歡用租房和買房來做比喻。
定期險就像是租房子,付出比較便宜的租金,但房租每隔幾年就會漲價一次,租到75~80歲之間,房東就會請你搬出去。
終身險就像是買房子,需要負擔比較高的房貸,但房貸不會調漲,繳費結束(15、20年等),房子就是你的。
投保定期險後一定要做的事
如果把付出的保費做的一張圖表,大致上會呈現以下的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定期險一開始的保費比起終身險來說低很多,在中老年後保費會開始快速的增長,並且在75~80歲之間結束保障(視商品有所差異)。
如果我們選擇了定期險之後,在前期的繳費期間,把和終身險費用之間的差額當作自己多出來的錢隨意的花掉。
到後期時會陷入一個尷尬的處境,如果暫停繳費我就完全沒保障了,但如果繼續繳費,我的壓力又好大。
所以在客戶投保定期險時,我都會請客戶一定要做好投資理財的規劃,把一開始投保定期險,多出來省下的錢去做投資,經過20-30年的複利滾存,好讓未來的保費可以從這裡支應,並且在年老的時候有筆資產,萬一需要醫療也不必擔心。
投資,就是投保定期險後一定要有的規劃,不要讓年老的你陷入兩難的危機。
這也是為什麼小山姆在這個部落格中不止談保險觀念,也談投資理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