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書中的5個重要觀念

請大家閉起眼睛想像退休的生活。

出現的畫面應該都是一個60多歲的老人,坐在涼亭發呆、逛逛市場、偶爾出門玩的樣貌。

我們對於退休的概念其實非常模糊。

幾歲要退休?應該是65歲左右吧。

要存到多少錢?不確定,看到時候有多少錢。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的作者Grant Sabatier,從戶頭只剩下2塊美元開始,花了5年的時間,在30歲時累積了125萬美元退休。

透過這本書,他教大家從具體列出退休數字開始,並透過兼職、打造副業、投資,帶大家走向財務自由。

然而在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其實有想放下書的念頭。

第一是因為作者背景是美國人,收入、支出、稅務等計算的方式和台灣相差極大,而書中又非常多需要計算的地方。

第二則是美國的收入真的比台灣高出許多,很容易出現這很難在台灣辦到的想法。

不過就像是作者說的,其實最重要的是改變看待金錢的觀念,這樣你才會做出不一樣的行動。

努力如果用錯方向,那永遠不會到達終點。

所以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書中提到的5個重要觀念。

金錢是無限的,時間才有限

如果有一位有錢的90歲老人,要用3000萬台幣跟你交換身體,你願意嗎?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接受。

這就是時間和金錢的關係。

然而我們目前的退休模式,就是在人生最精華的40年工作,直到65歲帶著老去的身體退休。

我們相信金錢是有限的,工作發給你多少薪水,你就領多少,並且想盡辦法從中間省錢存下來。

這還是比較好的狀態,更糟的是覺得存不到多少錢,所以每個月都花光光。

作者要打破大家這樣的觀念,告訴大家「金錢是無限的,時間才有限。」

我們應該要積極的去創造更多收入,不論是正職工作的加薪、轉換職涯或是開創副業、兼職,想辦法將自己的「時薪」提高。

這也讓我想到在「持續買進」這本書中提到的,省錢可以致富是理財的最大謊言,無論我們再怎麼省,總是有個上限,提高收入才是正確的做法。

將正職工作最大效益化

不要將正職工作當成只是早上準時出現,投入最少精神,並做好份內的事。

我們的目標是要在正職工作上獲得最多的薪水,更多的薪資代表能投入更多金錢到投資中,如果只是最低限度的努力,加薪、跳巢這件事是很難做到的。

應該專注地建立自己的價值,盡可能地從現在的崗位吸收和學習,並且好好建立關係,包含你的主管、公司的客戶…等,未來可能會在某個地方幫助到你。

此外,作者在書中提到一項最有價值的技能,就是銷售,每個人應該都去嘗試和學習銷售,銷售最直接的替公司帶來營收,有了銷售能力,公司也比較願意用更高的薪資留住你。

而小山姆當了業務才發現,銷售做得好並不是和「個性外向」相關,反而是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甚至是細心有關,所以不要被個性限制了自己。

透過兼職、副業開創更多收入

並非每個人都能在正職工作上有很大的薪資成長空間,馬上轉換跑道可能也會感到害怕和不安全感,但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創造更多收入。

這時候可以從兼職或是經營副業開始做起,這兩項工作必須符合時間彈性,才能夠讓你在正職工作時間之外專心執行。

在開始兼職和副業之前,必須認清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些事情必須要被犧牲,因為時間是有限的。

可能要少看一點Netflix、少一點朋友的聚會,早一點起床…等,如果沒有這個意識,你會做得很痛苦,並開始抱怨,很快就選擇放棄。

兼職和副業的工作挑選,我認為就如同Naval Ravikant說的:「學會創造或是銷售。」

如果你有能力創造,那就透過創造建立副業,像是建立網站、寫文案、視覺設計…等,都屬於創造的範疇。

如果沒辦法創造那就透過銷售,銷售並非單純的說服別人買東西,最棒的工具就是透過網路來銷售。

從這兩方面去思考自己的兼職和副業。

投資最重要的事:只投資自己懂的標的

假設通貨膨脹維持3%,100萬的現金20年後會剩下50萬,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投資的根本原因。

唯一要存有現金的情況,就是面對短期(5年內)可能要支出的費用。

像是5年後要付房子頭期款,這就不適合投資,畢竟5年內的市場波動很大,如果在那時候進入下跌的空頭市場,那只能選擇延遲計畫或是認賠,這都不是樂見的情況。

投資到底要選擇什麼標的,股票、房地產、債券、基金、加密貨幣…等,選擇真的太多了,代表適合個人的投資標的都不一樣。

你只要掌握一個重點,就是投資自己懂的標的。

我們在買東西的流程是:研究功能→比較品牌→比較價格→再考慮一下→結帳。

但很多人投資的流程是:聽別人說投資這個可以賺錢→馬上投入幾十甚至幾百萬。

最糟的投資就是聽別人投資什麼就跟著買什麼,就算是你和他一樣投入100萬,但這100萬背後代表的意義卻完全不同。

對方的100萬,占總資產的5%,只是作為資產配置的一小部分,就算下跌50%也不在意。

而你的100萬,占總資產的50%,規劃要拿來當買房頭期款,下跌10%可能就睡不安穩了。

所以我們只投資自己的懂的標的。

聽說高股息ETF現在很紅,請先自己研究什麼是高股息ETF,和市值型的ETF又差在哪裡,理解了選擇是否投入。

每個人都只能賺到自己知識圈裡的錢,如果不是,那和賭博運氣好沒什麼兩樣,很容易就陪回去。

增加理財成功的機會

  1. 馬上開始行動知道和行動是兩件事,現在你已經知道要在正職工作好好耕耘、開創副業和兼職以及投資,但如果繼續拖延下去,那就只是原地踏步。「開始行動」比「做出完美的計劃」更重要,邊執行的過程你就會知道哪邊要調整,並且持續不停地學習,能讓你更快接近目標。問自己底下三個問題,帶著答案馬上開始行動吧
    1. 財務自由,對我來說是什麼?
    2. 能讓我感到快樂的是什麼事?
    3. 一年後、五年後、十年後我在哪?
  2. 保持專注,學會說不Warren Buffett(巴菲特)曾經說過,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說不。世界上有太多事情可以做,我們要把精神和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下班後的兩小時,你可以選擇經營事業或是賴在沙發上看劇,後者當然輕鬆很多,但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
  3. 持之以恆不論是正職工作的加薪、經營副業或是投資,都需要時間發酵,耐心等待和持之以恆也是一種能力。把一夜致富的想法拋棄,你會更有機會成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