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小山姆教大家從預算和最害怕發生的事情來規劃保險,其中有一位朋友是MBTI裡面的T人,非常的理性也對於數字很敏感,問了小山姆一個問題:「我知道我有責任,但要怎麼計算出我自己的壽險額度需要多少?」這也促使我寫下今天這篇文章,其實不管是不是對數字有所追求的讀者,小山姆都希望了解應該要怎麼計算。
壽險是身價及責任
規劃壽險代表著一個人的身價及責任,有非常多人忽略了壽險的重要性,認為這些錢自己用不到,所以不重要,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除非你是一個從小就是孤兒,沒有任何兄弟姊妹並且單身的人,不然你其實都背負著責任,你可能有父母、另一半、小孩或是全部都有。如同此篇文章中提到,試著從最害怕的事情思考風險,萬一今天家裡少了你,他們能夠像往常般生活下去嗎?你又希望他們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的?這都是壽險可以實現的事。
暫時撇除掉父母打算留給小孩的保險金或是預留遺產稅源等情況,通常年齡和責任(或者說是壽險額度)的關係呈現如下圖。
規劃壽險額度的三個面向
收入
收入包含現在收入、未來預期收入及隱形收入(如家庭主婦在家庭中的付出)。
家庭責任
家庭責任包含父母是否健在、是否有另一半、是否有小孩以及小孩年齡。
貸款
貸款包含學貸、房貸、車貸…等。
以實際範例來做計算
一、小傑40歲,在公司擔任中階主管年薪120萬,老婆小芳36歲,年薪60萬及一個小孩5歲,父母68歲已退休,身體目前皆健康。有車貸100萬和一間房子房貸1000萬。
備註說明 | |
收入 | 占家庭收入2/3,為求保險,責任及貸款部分負擔3/4。 |
家庭責任 | 1.給予小傑父母每月生活費2萬,人均餘命85歲,24×17=408,晚年可能會有看病、喪葬費等需求多抓30%=530萬。2.小孩距離大學畢業還有17年,共花費1000萬,小傑負擔3/4,教育支出750萬。 |
貸款 | 車貸加房貸共1100萬,小傑負擔3/4,共825萬。 |
經過上述表格計算,小傑的壽險規劃為530+750+825=2105萬。
我們可以看到,在計算壽險額度的時候,收入多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這取決於你們平時的開銷、貸款的多寡,也就等同於責任的大小,所以千萬別忽視壽險的重要性,試想一下萬一今天小傑突然離開了,那全部的重擔都會落在小芳身上,這想想其實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二、阿勁24歲,單身,剛從台大電機所畢業,有許多上市櫃科技公司要和他簽訂合約擔任軟體工程師起薪預計100萬,有學貸40萬,父母皆55歲,是一般的上班族,父母年收入合計80萬,仍然在租房。
備註說明 | |
收入 | 單身,占家庭收入的全部,剛出社會未來薪水漲幅高。 |
家庭責任 | 1.父母仍在租房,阿勁期望未來能買一間房和父母一起住,房價預計1500萬。2.父母存款少,65歲退休後,每個月阿勁預計給2萬元當生活費使用,人均餘命85歲,24*20=480,晚年可能會有看病、喪葬費等需求多抓30%=624萬。 |
貸款 | 學貸40萬。 |
經過上述表格計算,阿勁的壽險規劃為1500+624+40=2164萬
在阿勁的例子當中,雖然阿勁是單身,也才正要開始工作,但因為家中父母的經濟狀況較差,因此負擔的責任不比前一個例子的小傑還要小,慶幸的是阿勁未來的預期收入較高,因此能夠提供給家中的經濟支援也較多,若阿勁在這時候因為意外身故了,父母在未來的經濟狀況恐怕會更糟。
我們透過這兩個例子可以計算每個人背後的責任以及壽險代表的重要性,讀到這裡的讀者也拿出紙筆來計算看看目前的責任有多少,而規劃的壽險額度是否足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