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客戶在諮詢小山姆保險時,客戶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我對保險不熟悉,你建議我應該要怎麼規劃保險?」
小山姆可以明白不是每天接觸保險的客戶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在接觸一項新的事物時起步總是最困難,而這時候若有人可以提點方向就能夠快速地進入狀況,小山姆習慣從兩個面向來陪伴客戶一起思考應該要如何規劃保險。
第一個是預算、第二個是最害怕發生的狀況,這篇文章就是要帶著大家一起思考,並且說明為什麼小山姆會從這兩個面向來規劃,也歡迎大家若有不同想法可以留言給我,那我們就開始吧!
預算
除非你是擁有超過十位數的資產富豪,不然購買任何東西應該都有「預算」上的考量。
保險是一種用來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的商品,當然也要考慮預算,剛出社會月薪3.5萬的新鮮人和月薪10萬的中階主管,每個月能支出在保險的費用也就不一樣。
以3.5萬月薪的新鮮人來說,每月薪水的10~15%來規劃保障就足夠,多餘的資產應該要趁年輕時,放到資本市場透過複利和時間的效應,讓資產放大,而根據每個人的狀態(是否要負擔學貸、孝親費、房租等)再來做保費預算上的微調。
你最害怕發生的事
另一個面向就是從「你最害怕發生的事情」來做規劃。
如同上一段所說的,保險是一種用來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的商品,但它可不是「避免風險發生」的神奇魔法。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積極樂觀的去面對發生的一切事情,沒錯,這是在我們遇到無法預期的壞事或是低潮時所必須要抱持的心態。
但是在規劃保險這件事,我們是思考「還沒有發生的事」,這時我們就要帶有一點悲觀的想法,先將最壞的狀況思考出來,並且提前去規劃。
因此我習慣和客戶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萬一今天發生什麼狀況時,是你最擔心害怕的」,這一題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可能是
- 我賺錢能力很好,每月收入有20萬,生病住院幾天我負擔的起,不過我擔心自己若發生意外或是生病離開了,我的另一半要獨自扶養小孩,並且還有每月5萬塊的房貸要自己負擔。
- 擔心自己若發生意外,沒有馬上離開,反而變成植物人需要家人花錢來照顧我,侵蝕家人的積蓄。
- 擔心自己若罹患癌症,沒有足夠的存款來支付昂貴的標靶藥物,以及長期住院治療的費用。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人擔心的都是一次需要拿非常大筆錢出來,或是需要長期支出金錢的狀況。
讀到這裡的你,也不仿自己思考一下你擔心的是什麼,每個人的背景不同,擔心的事自然就不一樣,推薦你用紙筆寫下,感受和記憶會更加深刻。
回到上述的三個例子,我們就有辦法從這些面向來規劃保險:
- 我賺錢能力很好,每月收入有20萬,生病住院幾天我負擔的起,不過我擔心自己若發生意外或是生病離開了,我的另一半要獨自扶養小孩,並且還有每月5萬塊的房貸要自己負擔。
- 將意外險、壽險的一次金理賠額度提高,來支付房貸以及扶養小孩的費用。
- 擔心自己若發生意外,沒有馬上離開,反而變成植物人需要家人花錢來照顧我,侵蝕家人的積蓄。
- 規劃意外失能險、長照險,每個月有理賠金支付看護或是照顧機構的費用。
- 擔心自己若罹患癌症,沒有足夠的存款來支付昂貴的標靶藥物,以及長期住院治療的費用。
- 規劃防癌險一次金、住院日額理賠以及醫療實支實付來支付後續治療費用。
當你真的將擔心的事情都透過保險規劃後,你會發現自己突然輕鬆起來,那是因為你知道萬一真的發生了,有保險公司幫我扛下責任,我可以不必那麼擔心。
重點整理
- 從「預算」和「最害怕發生的事」來規劃保險。
- 預算針對每個人的背景、狀態都不相同,以剛出社會的月薪3.5萬的年輕人來說,保費占收入的10~15%就足夠規劃。
- 最擔心發生的事情用紙筆寫下來會更加深刻。
- 結合預算,從最害怕發生的事情來開始規劃保險。
[…] 在<從你最害怕發生的事情來規劃保險>中提到規劃保險的第一個面向是預算,以剛出社會每個月領3.5萬的年輕人來說,薪水10-15%規劃保障是差不多的額度,那到底應該規劃什麼樣的內容呢? […]